第197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1/2)
电视台的演播厅里,灯光柔和明亮,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主持人笑容可掬,但眼神深处带着审视。
陈志远坐在嘉宾席上,身姿挺拔,穿着“华韵”工作室出品的一件深青色改良中式立领衬衫。
面料挺括,剪裁利落,沉稳中透着内敛的锋芒。
他旁边坐着特意请来的非遗大师沈秀姑,老人家穿着素雅的棉麻衣衫,神情慈和而庄重。
节目录制开始。
主持人先是简单介绍了陈志远和兴华集团。
话题很快转向了近期关于“古董面料”的争议。
“陈总,”主持人语气温和,但问题尖锐。
“最近本地有一些报道和传言。
质疑贵公司‘华韵’工作室使用的这批宏发厂的老面料存在安全隐患。
甚至说是‘废料利用’。
您对此怎么看?”
镜头对准陈志远。
他脸上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平静的坦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笑意。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陈志远声音平稳有力。
“首先,我非常感谢大家对兴华、对‘华韵’的关注。关于这批面料,我想澄清几点。”
他微微侧身,示意工作人员将几份文件展示在镜头前。
“第一,来源。
这批面料是我们通过正规渠道。
从宏发纺织厂清算组合法购买的。
有完整的交易凭证。
它们不是‘废料’,而是宏发厂当年库存的顶级真丝素绉缎。
60姆米高支数,只是存放时间较长,外观有些陈旧。”
他拿起其中一份文件。
“第二,安全性。
这是国家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权威检测报告。
报告显示,经过我们专业的去黄还原和消毒处理后,这批面料的所有安全指标。
包括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等。
均符合甚至优于国家纺织品安全标准(GB18401-2010)。
不存在任何所谓的‘氧化脆化’、‘化学残留’或‘皮肤伤害’风险!
报告编号清晰可查,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镜头给了检测报告一个特写,清晰的数据和红章极具说服力。
“第三,”陈志远看向身旁的沈秀姑,语气充满敬意。
“关于‘老料新用’的工艺和理念。
这并非简单的‘利用’,而是我们设计师团队在沈秀姑大师的指导下,对传统面料进行的一次‘抢救性’的再创作和传承!”
镜头转向沈秀姑。
老人家微笑着点头,接过话头,声音不大却带着岁月的沉淀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
这批料子,我看了。
底子是好东西,当年的工艺,现在很多厂子都做不出来了。
放着蒙尘,可惜了。
兴华这些年轻人,有想法,有手艺。
他们不是随便用,是花了心思、
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手法,让这些老料子重新‘活’过来,讲新故事。
这不是糟蹋,是传承,是创新!”
沈秀姑的话,分量极重!
她的身份和话语,瞬间为“华韵”的理念和工艺做了最有力的背书!
陈志远适时地展示了几张精心拍摄的照片、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丝语系列’的部分设计稿和刚刚完成的样衣。
我们并没有大面积使用那些繁复的老花型,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设计师们巧妙地裁剪、拼接,将局部精美的传统纹样作为点缀,融入现代简约的廓形设计中。
主体采用素雅的同色系真丝,辅以精致的现代金属扣饰。
我们追求的,是让传统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是‘新国风·轻奢日常’的穿着体验。”
照片在屏幕上放大,精美的设计、巧妙的构思、面料独特的质感和光泽,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电视机前的观众,甚至主持人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艳!
“至于‘废料利用’的说法,”
陈志远看向镜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我想说,每一块面料都有它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和运用。
用匠心去唤醒沉睡的美,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意义,这难道不是对资源最大的尊重吗?
这难道不比简单地丢弃或焚烧,更有价值吗?”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沉重,也带着一丝不屈。
“当然,我们也理解,任何创新都可能面临质疑。
尤其是当这种创新触动了一些固有利益的时候。
质疑的声音可能会更大,甚至…
会伴随着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
他没有明说,但话里的暗示。
结合之前报纸上的风波,足以让有心人浮想联翩。
主持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追问道:“陈总,您的意思是,之前的负面报道,可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预谋的?”
陈志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露出一抹坦荡而略带疲惫的笑容。
“主持人,我们兴华只是一个小厂。
只想踏踏实实做点好产品,养活厂里几百号工人,为咱们县里的发展尽一份力。
我们不想惹麻烦,但也绝不会任人欺凌。
更不会因为一些不实之词,就放弃我们认定的、有价值的事情!”
他看向镜头,目光如炬。
“‘丝语系列’是我们团队的心血,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一次探索。
我们相信,好的设计,好的产品,最终会赢得市场的认可。
我们欢迎监督,但我们也坚决反对任何恶意的诋毁和打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