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宫中情况(1/2)
大街上的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毕竟围观裸男示众的事,不少人都干了。
王凝之点到为止,并没有拿这个事大做文章,那些人挨完鞭子,便被家人从刘牢之那里领了回去。
一切正如王凝之所言,世家的态度十分和气,接过皮开肉绽的子弟,还得对刘牢之客客气气地道谢。
所有人都知道王凝之这是要拿世家开刀,所以京城里的世家子弟,经此一事后,全缩起脖子低调下来。
不少高门甚至将家中子弟送出京城,免得被王凝之抓到错处。
以前京城里的清贵官职,一下就变得不那么让人眼馋了,除了王凝之出手,打击各种浪荡行为之外,还有御史吴隐之和廷尉王雅加大了对不法之事的追究。
世家子弟嗑药喝酒,招摇过市的好日子,就这么结束了。
犹豫了数日之后,王恭接受了王凝之的提议,到桓伊的兖州刺史府做长史。
王忱则被王恺带回家打了一顿,又罚他在祖祠里跪了数日后,也被安排去外地任职。
王凝之放过王忱,除了给身为外戚的太原王氏一点面子,也考虑到王忱是范宁的外甥,不想闹得太难看。
于是继王国宝和司马道子之后,王恭和王忱也到宫里和司马曜辞行。
曾经聚在司马曜身边的那些年轻人,陆续被王凝之调离了京城。
司马曜面色不善,尤其是看向大舅子王恭的眼神里,满是愤怒。
王恭知道这是为何,躬身解释道:“陛下,眼下京城已被王叔平掌握,扬州恐怕不久也得落到他手里,我申请外出,也是权宜之计。”
司马曜沉默一阵,“卿此言何意?”
“眼下秦、燕两国尚在,王叔平的首要目标仍是收复失地,”王恭解释道:“大战在即,我过去之后,不愁得不到重用,或许还能有一丝转机。”
司马曜没太明白,追问道:“卿的意思,是打算过去从内部瓦解王凝之的势力吗?”
见他说得如此直白,王恭苦笑道:“陛下所言,谈何容易,不过王叔平当年便是从桓大司马帐下起家的,我觉得我可以一试。”
司马曜差点没骂出来,当年靠王凝之拖垮了桓温,现在又来指望你王恭拖垮王凝之,合着我这皇帝就一直这么任人摆布?
王恭从司马曜的表情里读懂了他的意思,叹了口气,“陛下应当信我才是,留在建康已经毫无机会,桓子野不算王叔平的嫡系,我过去后如果能说服他,便能出现变数,迎来转机。”
司马曜勉强点了点头,信不信又能怎么样,京城掌握在王凝之手里,他的诏令都出不了宫。
这次几个州之间的人员调动,也是王凝之和郗超上书,他表示同意而已。
司马曜以前觉得皇后王法慧太喜欢喝酒,他不喜欢,还将王蕴之召进宫说了一通,让他好好说下他女儿。
可现在,夫妻俩经常一起喝酒,一起烂醉如泥。
王恭说完,轮到王忱,他被兄长王恺打了一顿,又挨了母亲和舅父好一顿训,眼下身上的伤都还没好,老实多了,除了辞行之外,别的一句话也没说。
司马曜一时有些灰心,也懒得计较了,挥挥手让两人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