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苦再难,我也要学啊(1/2)
汴梁,乌衣巷。
曾经被陆沉舟卖掉了老宅。
被纳兰初见买下,现在“借”给他当作落脚地。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地。
“公子,该洗漱了。”
侍女小环敲响了陆沉舟的房门。
“我都说了多少次,我已经不是你们的公子。”
“还有,为什么你们不走嘞?”
小环茫然的看着他,挠挠头。
“小环这一辈子就您一个公子。”
“离开公子,还能去哪呢?”
陆沉舟放弃交谈。
穿好衣服出了房间。
四位昨天都介绍过,柳如是也都认识了。
“小宝,你打算怎么安排?”
望着有些营养不良的小子。
陆沉舟也犯了难,试探性地问道。
“要不,先把他寄宿到龙门观?”
柳如是白了他一眼。
“你这都什么馊主意!”
陆沉舟直接把问题甩给她。
“那你说,怎么办?”
小宝望着两位大人,糯糯地开口。
“干娘,我想跟干爹在一起。”
噗!
陆沉舟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干爹?”
“谁告诉这么叫的?”
小环立马低过手帕,陆沉舟习惯性的接住。
“你不是我的干爹吗?”
面对童言无忌的小宝。
陆沉舟耐心的解释道。
“我跟你干娘,只是朋友,并不是她的丈夫。”
“懂了吗小宝?”
三岁的小孩也不懂事。
只是不解:“那我应该叫你什么呢?”
“怎么叫都可以,只要不喊干爹都成。”
小宝认真地思考了一下。
“那叫二叔吧。”
“我觉得你跟我二叔一样好。”
二叔就二叔。
总比干爹顺耳。
饭后,陆沉舟决定去拜访一下国师。
毕竟人家帮了大忙。
在五味斋买了一些桂花糕。
记忆中,这家店铺的手艺堪称顶尖。
穿过几条街巷,喧嚣渐远。
眼前是一条幽静的小巷。
胡同尽头,两扇木门紧闭着。
门楣上悬着一块小小的匾额。
刻着两个古朴的篆字:静庐。
这便是当朝国师许赋的居所。
陆沉舟的脚步在门前顿住。
他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欲叩门环。
不多时,木门向内滑开了一道缝隙。
漏出一个女童模样的坤道。
眼看来者,眼神闪过一丝喜悦。
“无尘师兄,你怎么来了。”
陆沉舟有些尴尬。
他不记得见过这位坤道啊。
“前来感谢国师当日之举。”
“劳烦师妹通禀一声。”
女童掩嘴一笑,解释道:“师傅正在打坐。”
“估计没有个把时辰不会见你的。”
“要不等师傅出关了,我跟她说一声。”
“师兄你明日再来吧。”
陆沉舟摆摆手拒绝,态度放得很低。
“我在这里等候就行。”
当日看了国师的身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简直是武林高手。
这要不学个一招半式。
他死都无法闭眼啊。
小女童劝了半天,陆沉舟也不肯进屋。
想起他当初在衙门也是如此倔强,也只好作罢。
日落西山之时。
静庐的不远处,两道身影停在阴影中。
“陛下,那好像是陆沉舟。”
黄承恩指着远处说道。
宋桓细细打量。
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陆沉舟。
“他来此地作甚?”
黄承恩思索了一番。
“估计是想感谢国师当日举动。”
“龙门派与仙姑派乃是同源。”
宋桓点了点头,当即吩咐。
“你悄悄溜进去,告诉国师不可泄露我的身份。”
黄承恩心领神会,马上着手去办。
他带着一名亲卫,缓缓地走向静庐。
“这位兄台,也是来求签的?”
宋恒打了一声招呼,陆沉舟从云游中回过神来。
“求签?”
他不理解。
“贫道是来感谢国师的。”
宋恒装作恍然大悟的模样。
“原来是道长,失礼了。”
两人交谈之际,女童又推开木门。
“师兄,师傅出关了,你可以进来了。”
然后看向了旁边的陛下,想起了黄公公的嘱托。
“宋大人,也一起吧。”
小院不大,收拾得极为素净雅致。
几竿修竹倚墙而立,在暮色晚风中发出沙沙的低语。
院子中的石桌旁,一道身影凝固在那里。
一袭天水碧绿的素纱常服,如笼着一层清冷的薄雾。
她微微垂着头,墨玉般的发丝被一根简单的木簪松松绾起。
几缕碎发垂落在颈侧,勾勒出线条优美的下颌。
遗世独立,不染尘埃。
茶台之上,两杯清茶已经备好。
陆沉舟行礼:“国师。”
许赋微微颔首,示意他落座。
“师侄不必多礼。”
“私下喊师叔就行。”
“你那篇《清静经》写得确实很好。”
陆沉舟没说话,只是低头喝茶。
一盏茶过后,眼看身旁的宋大人也不说话。
他也有些好奇,你不是来求签的么,怎么不说话。
宋恒不疾不徐,似乎在等陆沉舟开口。
“这位是钦天监的宋大人。”
许赋开口打破寂静:“这位是,贫道的师侄。”
“师从全真龙门观玉衡子。”
“你好,你好。”
两人微笑着打了一声招呼。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许赋有些头疼,只能硬着头皮明知故问。
“师侄前来所为何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