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宣旨(1/2)
来的人是萧近原,迎春从前在上京公主府时,负责过江州的事务交接,和他也算有过文字功夫上的往来。
迎春没想到此人自从去年万寿节后回了又千里迢迢赶来淄青,这距离也不比她们东行的路程短。
不过,也是在意料之中了。
若没有萧近原,谁又做得出那一道弥漫着旧时风味的“铛底焦饭”呢。
分宾主坐定后,靛青袍服的少年言简意赅,似乎在迎春这里坐得并不自在。
“殿下,这些日子,辛苦二娘子了,等到初八之后,二娘子与殿下的身份便会换过来,二娘子也可自由了,是暂留青州,抑或随小常节度返回上京,端凭二娘子意愿。”
萧近原语速之快,仿佛身后有一把火追着他灼烧。
迎春与屋子里侍奉的丫头皆抿着唇,克制笑意。这位平川先生的局促,倒和她最开始来到大衍在不熟悉的人前的模样差不多。
也不知道这位白鹭山书院的首席夫子,对着一书院乌压压的学子讲学,是否也是这样?
似这般不能自安,倒是很难把这位少年与成名多年、不畏山南东道节度使于笛及楚王纪弥这样顶级权贵的名士联系到一块。
“嗯,我知道了,到初八再说。”
迎春将手里的一张纸看完,丢尽了炭盆里,几人都看着那纸张化成了灰烬。
这不是表忠心拉扯的时候,真正的忠义,在于关键时刻的选择,而非口号。
朝廷平淮西之战虽然打赢了,也震慑了河朔型的割据藩镇。但到底还有乌斯在西边掣肘,柔兰在北边又时不时骚扰。
她跟常度回上京,也未必安然。
听说太和帝的病势愈发沉重了,广陵王纪暄自送嫁滞留东都后,便未回上京。章良娣作主,将太和帝及其他宫嫔、官吏也一并迁到了东都。
萧近原信儿带到了、话带到了,连谷雨送上的热茶也没有碰,就急匆匆告辞了。
他一走,屋里那股紧绷的劲儿也跟着散了。
“可算走了,”夏栀小小声嘀咕,揉揉憋笑憋得发酸的腮帮子,“这位夫子,可真有意思。”
迎春没接话,目光落在炭盆里分不出银骨炭与纸张的黑灰,被热气托着往上飘了飘,又落回炭堆里,彻底没了痕迹。
纪绿沉从魏博借到了五千牙兵,要在婚礼当日夜袭登州港,破坏先齐王纪攸与陆夏在此处的共控,挑拨双方联盟。
这一队兵马,届时由常度率领。
常度搅和进淄青这团乱麻里,可没有朝廷的授意。
无非就是,她说了那一句——“九哥若有心,便平淄青接我回来。”
她很感谢,他记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