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镜面迷宫的β波密码(1/2)
怀表链冰冷的金属触感,像一条毒蛇,顺着我的指尖钻入骨髓,寒意沿着神经一路蔓延,仿佛要冻结我每一寸血液。
我将它死死抵在光滑如水的镜面上,冰凉的反光映出自己扭曲的脸——镜中的自己眼神阴鸷得让我陌生,像是某种潜伏已久的怪物终于露出獠牙。
“陈野的血迹喷溅角度…是镜像对称的——”
我的声音在空旷的环形空间里回荡,带着一丝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那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在镜面之间不断折射、叠加,如同幽灵低语。
这不可能。
现场勘查的第一准则,就是物理定律的唯一性。
血迹的轨迹,应该像一道不可更改的圣旨,记录下死亡瞬间的真实。
除非,除非现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一个疯狂的念头,像电流般击穿我的大脑。
它源自我胸口一道久未愈合的旧伤,此刻正隔着衬衫,与冰冷的镜面墙一同散发着寒意。
那道伤疤,是多年前一次任务留下的,一道不规则的撕裂伤,我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
可现在,它却像一枚被激活的定时炸弹,在我的皮下疯狂跳动,每一次心跳都像是倒计时的敲击。
我猛地扯开衬衫的纽扣,动作粗暴到崩飞了两颗。
冷气瞬间灌入,胸口那道狰狞的旧伤暴露在空气中,空气拂过皮肤,带来一阵刺骨的凉意。
我死死盯着镜子,镜中的倒影,那道伤疤,与背后墙面上被陈野的血迹勾勒出的最长一道裂痕,以一种诡异而精确的方式,重合了。
不,不是重合。是完美的镜像。
如果将我和我的倒影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我胸口的伤疤与镜面的血色裂痕,就组成了一道完整的、被强行撕开的伤口。
“原来是这样……”我听见自己的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我不是来解谜的,我就是谜题本身。我才是‘实验体X-09’的活体对照组!”
“沈墨!”林疏桐的声音尖锐地响起,打断了我即将崩溃的思绪。
她正死死盯着脑电波仪的屏幕,脸色惨白如纸,“你的β波在急剧攀升!不,不对……仪器显示,β波在镜面反射时,发生了偏振和衰减——这不科学!”
她的话音未落,一直沉默的老陈,那位经验最丰富的老刑警,突然抬起粗糙的手指,指向环形空间的中心。
他的声音沙哑而凝重:“别管什么波了!你们看,看所有镜面的裂痕走向!”
我和林疏桐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过去。
我们这才发现,这环形空间里,每一面镜子,无论大小,都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
而这些裂痕,并非杂乱无章。
它们像无数条被无形引力牵引的溪流,所有裂痕的起点都始于镜面边缘,最终却无一例外地,全部指向空间的绝对中心!
这个环形空间,根本不是一个房间。
它是一个靶子。
一个以某种我们未知的东西为靶心的,巨大而精密的刑场。
我的大脑在超负荷运转。
对照组、镜像、脑电波偏振、指向中心的裂痕……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像暴风雪一样在我脑中肆虐。
我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的物理证据。
我的目光落在了镜面的涂层上。
那层涂层反光率极高,却又带着一丝不自然的温润感,不像普通的银或铝,反而透着一股橡胶般的柔韧气息。
我从勘查箱里抽出便携式分光仪,毫不犹豫地将探针刺入其中一面镜子的涂层。
仪器发出的轻微嗡鸣声,此刻听来竟如天籁。
数据流涌入屏幕,分子结构式迅速被解析出来。
“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等等,这个分子链结构……”我的瞳孔骤然收缩。
我见过这个结构,就在不久前,在分析一枚被腐蚀的警徽残留物时。
制造这片镜面迷宫的材料,和警用装备里的一种特殊防爆涂层,同源!
是谁,动用了警用级别的材料,来建造这座囚笼?
思绪飞转间,我注意到脚下有几块融化的冰晶,那是我们进来时为了测试某种挥发物而带来的干冰。
一个更大胆的猜测在我心中成形。
陈野的血迹是线索,镜面是画布,那么,信息藏在哪里?
我猛地蹲下身,将那条沾染着我体温的怀表链,浸入那滩冰冷的液态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混合物中。
金属的温度骤降,一层白霜迅速凝结在表链上。
我举起它,靠近镜面。
在分光仪的光照下,透过表链上凝结的冰晶,镜面上的反射光发生了微妙的折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