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八十七章 血染城楼(1/2)
王超的大名,在这个时代毫不起眼,千年后则是在历史论坛上颇为著名。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在任河西节度使期间,发挥了和平大使的作用。
在宋辽打生打死的前提下,寇老西已经拽着宋真宗上了城墙,宋军射杀萧挞凛之后。此时大宋全军士气大震,大有一举击败萧太后母子的架势。而身为节度使的王超兵马充足,完全能够绕行到萧太后身后,断了辽军退路。但这只是幻想,结果皇帝和宰相天天催,他竟然养寇自重,拒不出战。
他这么做,导致宋辽双方高层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互相妥协签订了檀渊之盟。倒置的后果是完全无辜的曹利用被寇准死亡威胁赔款不割地,寇准第一次罢相埋下隐患,宋真宗更是走上了天书封禅的不归路,大宋由此成了大怂。
唯独罪魁祸首王超,竟然是以晋邸旧臣的身份善终。
赵邦媛承认,那一刻,她非常想让王超步王继恩的后尘,手都不自觉摸了一下临走前杨八妹送给自己的短剑。
只是母后在上,不敢擅专。宋太后听闻后略做梳洗,就命人将二人放过来。
王超还有些犹豫,李继隆略带嘲讽的看了他一眼,凉凉道:“王观察要是怕了,现在回曹家镇也来得及。”
王超咬牙道:“我知道节度心里有气,骂我两句也应当。可是静塞军是官……先帝留下的根基,如今先帝死的不明不白,怎么能轻易交出去!”
李继隆不想理他,径直朝前走去,甚至主动卸了盔甲。王超见状,除了肚子里骂人,别无他法。
他来都来了,要是今天不去拜见太后,那性质可就完全变了。
康保裔对两个拥兵自重的人没啥客气可言,非常不给面子的,全副搜身才让进去。
邦媛和任守中侍立两边,城楼简陋,临时从康保裔家拿了个竹子屏风一挡,宋太后就在里面见了二将领。
李继隆等二人不敢怠慢,叩见慈驾。王超更是不顾主帅在前,抢出一步,哭天抢地,痛哭流涕地道:“太后玉足踏贱地,真是让臣铭感五内,求太后给臣一次机会,原谅臣的一时糊涂。”
赵邦媛看得目瞪口呆,非常怀疑晋邸出来的人是不是都会赵炅的不要脸神功,但想想人家宋琪高琼也挺正常的呀。看来这件事情还是因人而异。
不过,她今天不幸又遇见了一个奇葩。
宋太后大风大浪见过了,不疾不徐地听他嚎完,道:“将军这话吾倒是不懂了,大将陈兵城门,就是一句糊涂可以带过的?”
王超道:“如此混乱时局,太后心下疑虑。只是臣也是不得已,只因定州这个地方特殊,不仅毗邻前线,而且士卒多为河北军籍。臣要安抚住也确实不容易啊。”
定州设置义武军节度使(简称定州节度使),管辖3州:定州、易州、沧州。这3个地方确实都是宋辽前线,兵马不可能少了。
宋太后像是没听出他隐藏的意思。居然还笑眯眯的问:“哦,吾妇道人家,还真是不大明白如何不容易啊。”
王超没想到在赵炅面前低眉顺眼的宋太后还有如此绵里藏针的一面。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人家要没点本事,怎么能扶住一个黄口小儿坐上皇位?于是他咬牙道:“先帝初丧,军心不稳。加上河北军本就是要与契丹前线对峙的,却因为军粮问题,折返开封附近。臣等自然怕出问题,是不是李节度?”
李继隆看了一眼他说,“不是,王将军说静塞军乃是先帝心血,不能倾覆他人。皇太后若是应允你我回河北则罢,不然就星夜去接襄王或者商王回来吗?”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变色。王超更是冷汗直流,这话他确实暗示过,可没有明说出口呀,此时如何能认?他张口就要骂,没想到李继隆眼疾手快,抄起身边一个案几就朝王超撞了过去,王超军伍多年略有身手,堪堪避过要害。没想到下一刻,李继隆另一只手就抄起烛台,大步跨到他身前去,只用力一划。王超喉头顿时一片鲜红,血流如注,眼看是活不成了。
因为屋内狭窄闭塞,鲜血竟然溅到了邦媛身上。
几乎在李继隆动手的同时,任守中就闪了过去。等确定他是在攻击王超,略等了一息。但随即谁也没看出他是如何出手的,只见轻轻一板拿,李继隆的凶器就被抢过。
众人却一时顾不上任守中的好身手,因为都被李继隆吓着了。
都知道你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要和王超翻脸,但是当着太后的面直接杀朝廷重臣,这也太僭越了吧?
康保裔拔刀,呵斥道:“李继隆,你竟敢当着太后的面行凶,当真要谋反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