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洛阳呈送的弹劾,清流士人也会见风使舵(1/2)
李儒盯着二人伏地的身影,檐角垂下的铜铃在穿堂风中发出细碎声响。起身说道:“汝等好好想想,或者可以联合其他人,一同拦驾申诉,此事结束后,吾可以把所有人都送往长安安置!”
李儒对此二人再次说道,并且特意强调联合其他人。
听到李儒的话,老妇人眼睛一亮,她知道,她不敢,但有别人敢,他们同村之人,就有好些人,曾经跟当地豪强起过冲突,虽然最终失败,土地被夺走,但还仍未私心跟豪强较量。
行了一礼,开口道:“府君,村里有不少人都受到过欺辱和抢夺土地的事,可以派人到村里询问一番,看是否有人愿意申诉!”
老妇人知道村里的人,最近在一直串联,想去刺史府告状,现如今可以直接告到天子面前不更好?
所以才有此一说,让李儒派人去问问,要是愿意,就听李儒的安排,不愿意就作罢!
而李儒听到老妇人的话,略有所思,这不失一个办法,旋即开口道:“你们几个,过去一趟,问一问,要是愿意,就带到此院中来!”
“我会在这院子加派人手的!”
说完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了院落。
.....
而在蜀郡的其他豪强,还在潇潇洒洒,他们只知道当今天子要来,但并未当做一回事。
如今的大汉各地情况,他们虽然没有出过益州,亲自了解,但这些豪强通过自家商队,早已经知晓了外部的情况。
他们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免除一切处罚!
不错,在常规情况下,当然没有问题,只不过如今的益州,并不能用常规二字来描述。
刘宏想要把这里变成大本营,就不能让这里的豪强和士族太过强大,要不然影响他的管控力。
在汉中的刘宏,安排好一切事宜后,便从南郑拔营南下。
南郑通往嘉荫关的官道上,黄色尘土被马蹄掀起,如雾霭般裹着旌旗队伍。
刘宏勒住缰绳,枣红马不安地刨着蹄子,他接过士兵送来洛阳的奏报。
看着手中的奏报,暗自想到:“何进串联完了,请求立太子?”
虽然是这么想着,但还是默不作声的拿起奏报看了起来,细看之下,这是御史大夫刘陶,弹劾益州豪强和当地士族的七八十条罪状,刘宏双眼圆睁,震惊不易。
暗自思忖道:“这刘陶怎么突然对益州的本土势力集团,大规模的弹劾了起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想罢。
刘宏便接着细看一条条的罪状,看了一会后直接翻到最后署名页,想看看都有谁在联名上书。
看了一眼名单,不算特别多,但均是以刘陶和陈耽为首的清流士族集团。
心念道:“这八成又是陈耽那个老东西的主意,看到朕前往益州,还带了这么多军队,估计是看出来了,朕是想对益州动手,这才锦上添花的送来奏折!”
“不过也好,在朝中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看完署名,刘宏又返回刚才中断的罪状,开始继续细看起来,过了一会,看完刘陶奏折全部的罪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