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 第2章 医典传世

第2章 医典传世(1/2)

目录

楚汐的书比砖头还厚,沉甸甸的,她用红绸子包着,抱在怀里像揣着块大石头。我跟在她身后往太医院走,石板路上的青苔被踩得发滑,她走得却稳当,红绸子边角在风里飘,像片小火苗。

太医院的门虚掩着,里面飘出股浓浓的药味,苦中带点甜,是甘草混着当归的味道。楚汐刚推开门,就听见 “啪” 的一声脆响,老太医手里的茶盏摔在地上,碎瓷片溅得到处都是,茶水在青砖上洇开,像朵歪歪扭扭的花。

“你... 你这是...” 老太医的山羊胡抖得厉害,眼睛瞪得像铜铃,直勾勾地盯着楚汐怀里的红绸包,嘴唇哆嗦着说不出囫囵话。旁边几个年轻太医也伸长了脖子,手里的药杵忘了捣,药臼里的药材都快被杵成粉末了。

楚汐没说话,解开红绸子,露出书皮来。深褐色的封面上烫着金字 ——《医毒双鉴》,四个字笔画刚硬,像用刻刀刻上去的。她捧着书往里走,脚步踩在碎瓷片上 “咯吱” 响,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飞起来。

“赤鳞鱼血......” 她翻到第三百页时,指尖在那行字上顿了顿。有个戴方巾的年轻太医突然 “哇” 地哭出声,手里的药秤 “当啷” 掉在地上,秤砣滚到楚汐脚边,“家父就是中这个毒... 当年请遍名医都没用,眼睁睁看着他...” 他话说到一半,哭得抽噎起来,肩膀一耸一耸的,像只受了委屈的小兽。

楚汐抬眼看他,眼神软了些,伸手从书里抽出张泛黄的纸:“这是解药方子,我试过,管用。” 纸上的字迹娟秀,边角却有几个墨团,像是写的时候太急,笔尖滴下来的。

我注意到楚汐的右手小指在抖。那个断指处现在戴着银套,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细碎的光,银套上刻着细密的莲花纹 —— 跟周家祖传药鼎上的纹路一模一样,连花瓣的弧度都分毫不差。当年父亲总说,这纹路能驱毒,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

老太医颤巍巍地走过来,摸书页的手像在摸什么易碎的宝贝,指腹在纸页上蹭来蹭去,把上面的药渍都蹭亮了。其实那书皮是用蛇皮特制的,去年楚汐试给我看,拿菜刀砍都没留下印子,硬得很。

“这... 这是周大人的笔迹?” 老太医突然指着书眉上的批注,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那行小字写着 “麻黄用量需减三分”,笔画里带着股韧劲,我认得,是父亲的字。

楚汐点了点头,往炉子里添了块沉香:“师父说,这书是周伯父耗尽心血编的,里面的方子都试过,错不了。” 烟雾从炉子里冒出来,裹着药味,把她的脸衬得有些模糊,倒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人。

有个留辫子的太医突然 “扑通” 跪在地上,手里举着本破旧的医书:“楚姑娘,求您看看这个!我这书上说‘雪莲需配朱砂’,可周大人的书上写‘雪莲忌朱砂’,到底哪个对?”

楚汐把书接过来,翻了两页,眉头皱了皱:“你这书是盗版的,被人改了方子。雪莲性凉,朱砂热性,混在一起会出事,去年南疆就有个郎中这么配,害死了三个人。” 她说话时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楚,像小锤子敲在石板上。

太医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围着楚汐问东问西,把那张方子传得飞快,纸角都被捏烂了。有个年纪小的太医挤不进去,急得直转圈,手里的药碾子 “咕噜噜” 滚到我脚边,我弯腰捡起来,递给他时,他脸都红了,像个熟透的苹果。

忙活到日头偏西,太医院的药香里混进了饭菜味。楚汐把书放进特制的木匣里,锁上三把铜锁,钥匙分别给了老太医、那个年轻太医,还有她自己。“这书得大家一起守着,不能落进坏人手里。” 她说这话时,眼睛亮得像星星。

“楚汐堂” 的匾额挂上去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听见外面敲锣打鼓的,吵得很。林婉清穿着新做的湖蓝色裙子,跑过来拉我:“快来看!沈大哥让人雕的匾额,可好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