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贾诩,郭嘉,戏志才,徐庶(1/2)
戏志才看着舆图上的倭国,缓缓道:“倭国远在海外,攻打难度较大。需在攻下三韩后,在沿海地区建造港口,打造楼船。楼船要高大坚固,可搭载更多的士兵与物资。同时,招募熟悉海路的渔民作为向导,了解倭国的海况与港口分布。”
“攻打倭国时,” 戏志才继续道,“可先派使者去邪马台国,许以好处,让他们配合咱们攻打其他小国。等平定倭国大部分地区后,再集中兵力对付邪马台国,一举统一倭国。”
贾诩这时提醒道:“洛阳方面不可不防。在攻打扶余、三韩与倭国期间,要不断向朝廷上奏捷报,献上缴获的战利品,麻痹灵帝与朝中大臣。同时,田豫要加强狼河城的防务,防止朝廷派来的奸细刺探军情。”
郭嘉笑道:“可让使者在奏报中多提扶余、三韩与倭国的富庶,说那里有无数的珍宝与美女,引得朝中大臣心生向往。他们便不会过多关注咱们的扩张,甚至还会盼着咱们能多献上些战利品。”
徐庶则强调:“军队的纪律至关重要。在攻打各国的过程中,要严禁士兵烧杀抢掠,善待百姓。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巩固咱们的统治。沮授可制定严格的军规,对违反者严惩不贷。”
戏志才最后总结道:“此次攻伐,应以稳为主。先拿下扶余,积累实力;再攻三韩,拓展疆域;最后征服倭国,完成大业。田豫、太史慈、沮授三人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咱们则在玄菟郡运筹帷幄,为他们提供支持。只要按此计划行事,定能成功。”
杨帆看着舆图上众人规划的路线与策略,心中充满了信心。有贾诩、郭嘉、徐庶、戏志才四位谋士的辅佐,再加上田豫、太史慈、沮授三位能将的冲锋陷阵,推翻大汉,建立新秩序的目标,似乎已不再遥远。烛火依旧跳动,映照着众人坚定的眼神,一场席卷东亚的风暴,即将在中平一年的春天拉开序幕。
接下来,众人又对攻扶余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贾诩提出,可让田豫在开春前派细作潜入扶余,绘制详细的地形图,标注出各部落的位置、粮仓的所在地以及兵力部署情况。同时,了解扶余国的气候与路况,为大军的行进提供准确的信息。
郭嘉则建议,太史慈的先锋骑兵要配备足够的弓箭与马刀,每人携带三天的干粮,在进攻前一日夜里出发,趁黎明时分对扶余边境的哨所发动突袭,清除障碍。为了迷惑敌军,可让骑兵在行进过程中故意留下一些错误的踪迹,让扶余军误以为大军会从另一个方向进攻。
徐庶强调,沮授要提前组织好医疗队伍,携带足够的草药与伤药。在大军中挑选身强力壮的士兵作为担架兵,以便及时运送伤员。同时,要做好应对疾病的准备,携带预防瘟疫的药材,确保军队的战斗力不受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