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2)
第九十四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句描写, 永远美若仙境。但事实上,当憋了一个冬天的雪, 终于落下来的时候,李家庄的众人最为直观的认识就是它的凶猛。
在皇帝陛下走后的第十五天, 距离除夕夜还有十天的时候。一场跟剪羊毛似的大雪, 在凌晨时分偷偷降落, 然后肆无忌惮的覆盖了整个庄子。
说是黄河上下顿失滔滔都不为过。
待到清晨, 庄户们从温暖的被窝里醒来,听到窗外悉悉索索,犹如大雨的声音时, 门外的积雪已经深到小腿肚处了。且大雪并未有丝毫缓下来的意思。
“好大的雪!”打开门的一瞬间,不少人都是如此的感觉。细密又大团如羊毛的落雪, 阻碍着人的视线,让能见度不过一米远, 放在往年, 如此大的雪, 人们感叹瑞雪兆丰年的同时,最担心的就是‘俺家的房子会不会塌?’,之后才是不知道谁家又被压在雪地下了。
可现在,看到地上厚厚的积雪, 以及眼前大团大团的阻挡视线的落雪, 再回头看看温暖的屋子, 摸摸结实的门框, 不少人都是眼圈一红。
“老天有眼啊,终于让咱这苦了八辈子的过上了好日子。老天爷,您可一定要保佑将军和县公长命百岁啊!”
“爹,你咋地啦?”黄老汉二三十岁的儿子,顶着一张红光满面的脸,披了一件里面填充着厚厚羊毛的大衣,大步从堂屋里往门口走,刚到门口就见自家老子居然在抹鼻子。
“没啥,没啥。”黄老汉眼泪婆娑却又带着笑容的摇摇头,“俺就是感慨啊,当初你愣是要跟着大伙一起追随将军出来,村里多少老家伙背地里说俺没主见,不能当家,窝囊,被个毛没长齐的娃子牵着鼻子走。俺当时啊,那个心啊,不知道有多纠结。若不是你阿娘跟俺闹,俺也实在放心不下你们,恐怕这好日子还轮不上俺,唉……。”
“那是他们没见识,您不是从小教俺要知恩么。俺虽然没读过书,但俺知道感恩。俺们以前苦日子的时候都是将军帮衬着,总不能将军需要俺们,俺们就缩起来?
看看现在,俺算是看出来了,将军这个人,但凡他开口了,肯定都是好事儿。您啊日子好了,还叹啥气啊?嘿嘿,是不是忽然发现还是你儿子有见识有胆识?瞧瞧咱们现在过的啥日子,河北道的地主家也过不了这样的。等明年路修好了,河道通了,去长安也就是天吧功夫,长安城啊,那地方儿过去谁敢想?出个远门都是一辈子的事儿,啥时候,等您老再回河北道的时候,俺们就是衣锦还乡。”
“一一得一,一二的二……”黄老汉点头,还想说什么,屋里就传来自家大孙女清脆的背书声,眼泪顿时忍不住哗啦就落了下来。嘴里还嘟囔道,“是俺儿子有见识,俺也不窝囊,看看,俺家的小闺女都有书读了。”
“呵呵,以前别说女娃子,就是男娃子都没见谁能读书,瞧瞧现在,伯爷,呃不对,是县公大人多好。不读还按着牛头要让人读,说什么谁家有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不去读书认字,就罚他家粮食,谁家读书读的好,奖励粮食,奖励肉,十二岁下的还奖励衣服,啧啧啧,这等好事,就算是皇帝陛下手下做事也不能有了。”
“县公大人是神仙子弟,自然是有见识的。要不皇帝陛下都千里迢迢的过来,最后还拉走咱们庄子那么多的蔬菜,这是不把咱们当外人啊。”
“……爹,俺听说,县公大人其实是陛下的嫡长子。”
“瞎说,……这事儿不管真假,都不是咱们小老百姓该议论的。”父子俩在大门说着,就听到门外的大雪中传来大喇叭的声音。是他们这片区的小区队长在喊,仔细听,这是在告诉大家将军大人在下雪天给大家的告示。
“……将军大人说了,别仗着屋子是新建的就懒在屋里不出来。孩子们的课业要继续,房子的积雪每日午后必扫一次,巡逻队会在下午三点进行检查,谁家若是怠慢了,不单今年过年县公大人的奖励没了,每年还要惩罚月例和劳役。孩子们的课业也不能耽搁,每五天会有先生集中检查一次,若是不过关的,关一天小黑屋,不给吃的。
除夕前三天庄子上,但凡参加学习的都要进行一次考核。
另外,明年咱们庄子上就要办学了,到时候会有各地的学子前来向县公大人求学。因此,将军有令,大雪期间,不论老少,都得跟着家里识字的认字。谁认字认得多,出了腊月,将军会有大赏。
……以上所有条例出自李家庄将军府,请诸位庄户务必认真对待,嗯,若是有人想要走后门,去求县公大人出面说情,将军说了,惩罚加倍……。”
“……俺刚刚是不是没听到老二老三的声音,赶紧让那俩小子给老娘起来,昨儿还嚷嚷读书呢。”一老一少俩个女人从厨房出来,也不管头顶的大雪,直接往堂屋这边跑,那动作麻利的,仿佛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似的。
原本站在自家堂屋门口的汉子也不耽搁,转个身就穿过堂屋,往后面孩子们住的厢房去。
不仅仅是黄家,其他李家庄的庄户家家户户都如此。那些本来还心疼孩子,想在大雪天让孩子睡个懒觉的,也都拿出了严厉家长的模样,把一个个窝被窝的小子,丫头给赶了起来。
匆匆忙忙吃过早饭之后,老爷们,老娘们也不敢闲着做针线,编篓子了,人人都围着自家的孩子,一个个向学精神那真是足足的。
其实这也并非是他们有多害怕将军的惩罚,或是到时候自家孩子没过关,说出去丢人。而是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读书机会,是他们这些人多少年期盼来的。
晌午扫雪的时候,一群中年老年的爷们还聚在一起感叹议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