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二千两银子的分红(2/2)
金笔每套售价二两银子,玉笔则更是壕无人性,鲍月娇将其定价为了每套五十两。两者以订单数来粗算成交价,便已是超过六千两。
到最后为江河计算所得的分红,居然高达二千多两。尤其玉笔的订单虽少,但因单价更高,却反而是销售额的大头。以一百多笔订单来计算,光是玉笔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五千两。
让江河不禁暗自咋舌,果然还是奢侈品赚钱。
金笔的定价虽然也不低,但其中毕竟是用了真金的。所以二两一套的售价,勉强也算合理,大部分读书人咬咬牙,也都承担的起。
但玉笔一套五十两,鲍月娇就纯粹是当作珠宝首饰这种奢侈品来卖了,定位的客户群体也基本是女性为主。
虽然其中大部分是男子买的,但男子买来后,自然也是用来讨好女子。就像珠宝首饰这些,男人买来后,也都是用来送女人的。
这也同样验证了一点,无论古今中外,果然还是女人的钱好赚。女人们肯舍得花,男人们也肯舍得送。
江河眼下与姐姐江沁一起经营的肥皂生意虽然也是暴利,甚至其中有高达百倍的利润,但毕竟每块肥皂、香皂的单价太低。
所以到目前为止,皂坊那边虽然早已回本并开始了营利,赚的银子也不少。但截止目前,却还是未能做到营收二千两以上。
没想到跟鲍月娇合作的金笔、玉笔这边,单是他一个月的分红,居然便已经高达了二千多两。
果然奢侈品、高端首饰这些,是真赚钱。虽然相对来说,其中的成本也不低。但江河相信,其中的利润也绝对很高。
不过其中具体的利润多少,江河就没多问了。这算是鲍家生意上的秘密,他不好探问太多,会有些失礼。
而且他虽然有些好奇,但也不是非要探究。反正他每月的分红不会少就行了,他也没必要问太多。
鲍月娇在为他计算分红之前,还特意给他看了专门的金笔、玉笔账本,以示公平公正。不过江河对账本也就是粗略一看,相信鲍月娇不会在这事上骗他,也没必要骗他。
他得的分红虽然不少,但鲍家赚的才是大头。而且他每笔订单才抽两成利,鲍月娇也没必要眼红他这点儿分红。
只能说他在这方面是净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而鲍家则需要负责材料、人工等成本,这也是人家占大头的道理。
不过除了金笔、玉笔方面的收入外,因为这两门生意的火热,许多前来下订单的顾客到了珠宝店后,也时有会看上其他首饰,顺便买一件的,尤其是带着女伴同来的,这种机率更大。
所以金笔、玉笔销售的火热,还带动了鲍家珠宝店里的其他金银玉器等生意,也算是一举两得。
鲍月娇对这种情况自然是十分满意,也更加感谢江河当初愿意答应与她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