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黑中介的那些人 > 第210章 阿包

第210章 阿包(1/2)

目录

阿包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招聘数据,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了半分钟。天岂人力的玻璃幕墙外,暮色正将 cbd 的钢铁森林染成暗金色,他桌角那盆绿萝的叶子尖已经发焦 —— 就像他此刻处理的这个 cASE。

“传统制造业专场又黄了。” 实习生小林抱着一摞简历进来,纸页边缘卷得像波浪,“鼎盛重工的王总刚才来电话,说这批装配工再招不到,下周一的生产线就得停。”

阿包揉了揉太阳穴,鼎盛重工的招聘需求挂了三个月。王总每次来都拍着胸脯说自家的机床精度多高,可简历库里符合要求的工人要么嫌薪水低,要么干脆转行去了外卖行业。“他们还在按十年前的标准开工资。” 阿包点开后台数据,“现在一个熟练月嫂的时薪都比资深焊工高,你说工人用脚投票有错吗?”

小林突然指着屏幕惊呼:“快看!星链科技又融资了,这次是 b 轮三亿!”

那个做 VR 健身课程的公司上周刚在天岂挂了招聘需求,创始人是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开价五十万招 “需求体验官”。阿包当时觉得是天方夜谭,现在看着资本寒冬里逆势疯长的估值,喉结不自觉地动了动。

“王总总说他的厂房值八千万,” 阿包滑动鼠标调出鼎盛重工的资料,厂房评估价在系统里标着红色下降箭头,“但银行只认他每个月的现金流。上个月他还想抵押仓库,评估师说现在智能仓储普及,老式钢架结构连抵押物都算不上 —— 那叫闲置物资。”

这话让小林打了个寒颤。她想起老家那套空置的学区房,三年前还能叫资产,现在连中介都懒得带看。

凌晨两点,阿包被手机震醒。星链科技的创始人林默发来定位,让他现在过去一趟。cbd 顶层的会议室里,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用户数据:一款让用户在虚拟空间里体验 “90 年代供销社购物” 的 VR 课程,上线两周注册量破百万。

“知道我为什么能拿到融资吗?” 林默把冰镇可乐抛给阿包,罐身凝的水珠滴在价值六位数的会议桌上,“鼎盛重工能生产一千台机床,但没人需要它们就是废铁。我让都市白领为虚拟的粮票买单,这叫创造需求。”

阿包看着屏幕上飙升的用户增长曲线,突然明白王总那些精密机床的贬值,和自家小区门口杂货店的倒闭是同一个道理。生产能力早已过剩,真正的稀缺品是让人掏出钱包的本事。

晨光爬上百叶窗时,林默的助理送来新拟的招聘需求:招募 “情绪设计师”,要求能精准捕捉 Z 世代的怀旧痛点。薪资栏填着 “面议,上不封顶”。

阿包走出写字楼,看到环卫工正在清运垃圾桶里的旧报纸。那些曾经象征知识权威的纸张,现在和餐盒塑料膜混在一起,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 “东西”。他给王总发了条消息,说愿意降一半佣金帮鼎盛重工转型做定制化零件加工,对方秒回了个问号。

地铁里的广告屏突然亮起星链科技的新广告,虚拟供销社里穿着的确良衬衫的 AI 导购正笑着说:“您想要的不是商品,是被理解的渴望。” 阿包摸出手机,把 “情绪设计师” 的职位需求置顶,指尖在 “发布” 按钮上顿了顿。

他想起三个月前王总拍着厂房墙壁说 “这才是实打实的资产”,现在那面墙的照片正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标题写着 “急售,给钱就卖”。

阿包的指尖悬在发布键上时,手机突然弹出十七条未读消息。置顶的是天岂人力的 cEo,紧随其后的是七个标注着 “资本方” 的陌生号码,最末一条来自林默:“听说你有个让老厂房变网红打卡点的方案?”

他猛地想起三天前在行业酒会上说的醉话。当时王总正抱着柱子哭诉设备贬值,阿包借着酒劲拍板,说能把鼎盛重工那排苏联式厂房改造成 “工业记忆博物馆”,让年轻人在机床旁喝咖啡,在流水线轨道上拍婚纱照。

“这不是方案,是醉话。” 阿包对着镜子扯了扯领带,镜中倒影突然被无数个弹窗淹没 —— 某风投机构的合伙人直接发来电子合同,承诺先打五百万启动资金;有网红经纪公司愿意包场一年,只要保留冲压车间的原始噪音当背景音。

最离谱的是个自称 “废品艺术家” 的男人,带着三个纹身壮汉堵在公司楼下。对方掀开黑布,露出用鼎盛重工报废齿轮拼的高达模型:“我粉丝三百万,这玩意儿放进展馆,门票钱分分钟回本。”

小林抱着平板冲进来说:“王总把厂房钥匙寄来了!” 快递盒里还躺着本泛黄的厂志,1958 年的投产剪彩照片上,工人胸前的红花比脸盆还大。

改造工程启动那天,阿包在脚手架下数到场的资本方代表 —— 二十七个。有人扛着直播设备全程跟拍,有人带来的策划案里,连厕所都要改成 “工业风网红打卡点”。当第一个穿洛丽塔裙的女孩在锈迹斑斑的冲床上摆姿势时,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已经传遍了社交网络。

“你看这枚螺栓,” 阿包拿着放大镜给直播镜头特写,“1973 年生产,当时全国每三台拖拉机里就有一台用它。现在我们把它做成项链,每卖出一条就给退休工人基金会捐十块。” 弹幕瞬间刷满 “想要”,库存预售链接三分钟告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