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黑中介的那些人 > 第209章 阿芳

第209章 阿芳(1/2)

目录

破局者

“叮——”电梯门缓缓打开,阿芳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身姿挺拔地走进天岂人力资源中介的办公室。作为项目专员,她每天都周旋于各类企业与求职者之间,在这看似普通的职场中,她却有着一套独特的生存哲学。

坐在办公桌前,阿芳打开电脑,看着邮箱里堆积如山的求职简历,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在她看来,这满屏的简历,何尝不是一个个等待被剖析的“观念样本”。她常对身边的同事说:“富人最大的财富,就是穷人的观念不会变。‘富人’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思想、一个状态;穷人亦是如此。”

正思索间,一个打扮朴素的年轻女孩走进了办公室。女孩叫小林,眼神里透着对工作的渴望,却也有着一丝不安与倔强。“您好,我是来应聘文员的。”小林的声音怯生生的。阿芳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让她坐下,开始翻看她的简历。

交谈中,阿芳发现小林身上有着典型的“穷人思维”。当阿芳提到工作可能会有加班情况时,小林立刻皱起眉头反驳道:“可是招聘信息上没说要加班啊,我每天下班后还要学习提升自己呢。”阿芳耐心解释这是项目高峰期的特殊情况,小林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你们招聘信息不准确,我不能接受这种欺骗。”

看着小林固执的样子,阿芳脑海中浮现出自己曾经总结的那句话:穷人最大的观念就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哪怕不符合物理定律,她也是对的,地球必须跟着她转。阿芳没有再和小林争辩,而是微笑着结束了面试。等小林离开后,她在心里默默摇头。这样的求职者,在职场中注定会四处碰壁,因为他们不懂得适应环境,只想着让环境来迁就自己。

与此同时,阿芳负责对接的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打来了电话。对方急需一批临时员工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阿芳一边应和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既满足企业的需求,又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是她作为“富人思维”践行者的本能反应。

她开始筛选合适的求职者,这次她把目光投向了那些虽然经验不足,但愿意吃苦、适应能力强的人。她知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职场丛林中,只有懂得顺应环境、抓住机会的人才能生存下来。而她,就是那个掌握着生存法则的“猎人”。

阿芳联系了几个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其中一个叫阿强的年轻人引起了她的注意。阿强出身贫寒,学历不高,但他眼神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听从阿芳的建议,去尝试那些看似辛苦的工作。

“阿强,这份工作前期可能会很辛苦,工资也不是特别高,但只要你坚持下来,后面的机会很多。”阿芳真诚地对他说。阿强坚定地点点头:“芳姐,我明白,我不怕吃苦,就怕没机会。”

阿强的回答让阿芳很满意,她从阿强身上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在她看来,阿强虽然现在是个“穷人”,但只要他能保持这种积极的心态,拥有适应环境、抓住机会的思维,迟早会成为“富人”。

果然,阿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不仅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还获得了晋升的机会。而阿芳也因为成功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得到了领导的嘉奖。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些求职者因为吃不了苦,中途退出,还四处抱怨阿芳给他们介绍的工作不好。面对这些指责,阿芳并不在意。她深知,人性亘古不变,自己逆人性,抓住人性漏洞去赚钱就是一条捷径。就像富人懂得像变色龙一样,不会要求环境跟着自己变,而是主动去适应环境。

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阿芳遇到了一位知名的企业家。两人聊起了关于职场和财富的话题。企业家对阿芳的观点很感兴趣:“你说的这些很有意思,很多人都被困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尤其是那些穷人,不愿意改变,也看不到机会。”

阿芳笑着回应:“是啊,所以我们做人力资源的,不仅是在匹配工作,更是在引导人们改变观念。只有观念变了,命运才有可能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芳在行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她帮助过很多像阿强这样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也为无数企业解决了用人难题。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那就是用自己对“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理解,去打破这个社会固有的阶层壁垒,哪怕只是一小步。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阿芳就像一个破局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在人力资源这个战场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也在悄然改变着一些人的命运 。她明白,只要人性的规律不变,她的这场“破局之战”就永远不会结束。

玻璃幕墙折射着城市霓虹,阿芳站在天岂人力资源中介的落地窗前,指尖摩挲着咖啡杯沿。楼下街道车水马龙,人群如蝼蚁般穿梭,在她眼中,这些奔波的身影都是因果链条上的一环。

\"芳姐,那个985硕士又来闹了。\"实习生小周的声音带着忐忑。阿芳转身时,正看见玻璃门外,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涨红着脸拍着前台:\"我堂堂海归硕士,你们就给我推荐月薪六千的客服?这是在侮辱人!\"

阿芳摘下金丝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如渊。她想起上周给某科技公司推荐的技术主管,对方开出年薪百万的条件,却只要有实战经验的专科生。职场从来不是学历的擂台,而是价值交换的战场,这就是她敬畏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小王,\"阿芳推开玻璃门,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和,\"你投递的岗位要求有五年项目管理经验,而你...\"她翻开简历,\"只有三个月实习经历,这之间的差距,不是学历能弥补的。\"

年轻人梗着脖子反驳:\"我同学在国外都能...\"阿芳打断他:\"你看这棵发财树,\"她指向墙角的绿植,\"每天接受八小时光照才枝繁叶茂,你若非要把它搬到阴暗角落,说'我同学家的就能活',结果会如何?\"

办公室陷入寂静。阿芳知道,多数人争的不是对错,而是不甘心承认自己与客观规律的偏差。就像那些固执的求职者,总以为世界该围着自己的期待运转,却不知在因果法则里,每个选择都对应着必然的结果。

深夜的办公室,阿芳对着电脑整理人才库。屏幕蓝光映亮她的侧脸,突然跳出一封邮件——是三个月前被她推荐到初创公司的阿强。如今的他已带领团队拿下百万订单,邮件末尾写道:\"感谢芳姐当初让我放下学历包袱,去做最基层的工作。原来脚踏实地才是捷径。\"

阿芳嘴角扬起笑意。她常对员工说,做人力资源就像在编织因果网络,有人只看到眼前的薪资高低,却不知每个选择都在塑造未来的轨迹。就像富二代若沉溺父辈荫庇,挥霍资源违背商业规律,被市场吞噬只是时间问题;穷二代若能洞悉行业趋势,顺势而为,自然能破茧成蝶。

次日,阿芳受邀参加行业论坛。演讲台上,她身后的大屏幕赫然写着:\"敬畏规律,而非身份。\"镁光灯下,她的声音清亮:\"有人问我如何跨越阶层,其实答案藏在最朴素的道理里——顺应趋势的人,终将被趋势托举;对抗规律的人,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台下议论纷纷,前排坐着几位知名企业家。其中一位起身提问:\"照您所说,富二代和穷二代的身份是否毫无异义?\"

阿芳从容回应:\"身份是静止的标签,规律是流动的长河。就像潮汐涨落从不因船只贵贱改变方向,真正的智者,会在退潮时储备资源,在涨潮时扬帆起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