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阿斌(1/2)
早上八点半,天岂人力资源中介的玻璃门被推开时,阿斌已经对着电脑屏幕敲了半小时键盘。前台小姑娘阿飞刚泡好的美式咖啡放在桌角,热气在冷色调的办公室里氤氲出淡淡的白雾,混着打印机吞吐纸张的油墨味,构成了他再熟悉不过的晨间气息。
“斌哥,通通那边又来催了。” b城小主管阿杯抱着一摞简历跑过来,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那个生产总监的候选人,原定今天上午二面,刚打电话说家里有急事来不了。”
阿斌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视线从候选人背景调查报告上移开。通通是做精密仪器的大厂,这个岗位已经空了三个月,玄总上周在酒局上拍着他的肩膀说 “再搞不定就得卷铺盖走人”,语气半开玩笑,眼底的焦虑却藏不住。
“让他发个定位。” 阿斌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感顺着喉咙滑下去,“就说我们正好在附近做另一个项目,顺路过去拜访下,顺便把补充协议签了。”
阿杯愣了愣:“可是他说在邻市照顾生病的母亲……”
“照顾病人哪有空接电话?” 阿斌点开候选人的社交动态,最新一条是半小时前发的健身房打卡,定位在本市 cbd,“你现在订两杯奶茶,低糖少冰,送到他住的小区楼下。备注写‘通通急聘组’,别写公司名。”
他说着抓起西装外套往身上套,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鼎盛集团的吴总。这个客户上周刚通过天岂挖来一个财务总监,今天突然来电,多半没好事。
“阿斌啊,你们推荐的人有点问题。” 吴总的声音带着宿醉后的沙哑,背景里隐约有高尔夫球杆撞击的脆响,“昨天董事会上,他把去年的营收报表念错三个数。”
阿斌靠在电梯间的金属壁上,指尖在手机备忘录里快速敲击:“吴总您消消气,瓜总之前在上市公司做并购,对制造业的报表体系可能需要适应期。我下午带他去您公司,让他跟财务经理一对一梳理下数据?”
“梳理?我看是能力不行!” 吴总提高了音量,“不行就换,我可没功夫等他适应。”
电梯门 “叮” 地打开,阿斌对着反光的金属门理了理领带:“您看这样行不行?让瓜总再试两周。这期间我再给您储备两个备选,要是真不行,替换成本算我们公司的。”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而且瓜总手里握着前公司跟欧洲供应商的独家合作渠道,您上周不还说想拓展海外业务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球杆落地的闷响:“让他明天把渠道资料整理好给我。”
挂断电话时,阿斌已经走到通通候选人住的小区门口。穿运动服的男人正站在奶茶店门口东张西望,看见阿斌时明显慌了神,手里的健身包往身后藏了藏。
“李哥,阿姨病情怎么样了?” 阿斌递过奶茶,笑容自然得像老友见面,“我刚跟通通的 hR 说,您母亲这边离不开人,二面推迟到周五。他们总监说理解,还让我带了点水果篮。”
男人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嗫嚅着说不出话。阿斌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压得更低:“其实您上周去面试竞品公司的事,通通那边已经知道了。但他们还是想争取您,开出的薪资再上浮 15%,这是补充协议。”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文件,钢笔帽在指尖转了个圈:“您要是觉得竞品那边更合适,我现在就回公司推掉这个岗位。但说实话,竞品老板去年因为偷税被查过,您跳槽过去不怕担风险?”
男人的手指在协议上悬了半天,最终还是咬咬牙签了字。阿斌看着他如释重负的样子,忽然想起三太在灵堂说的话 —— 做生意讲的是人心,不是情分。
回到公司时,阿杯正对着电脑愁眉苦脸。屏幕上是某互联网大厂的招聘需求:“急聘算法工程师,要求五年以上经验,精通深度学习框架,能独立带队,薪资可谈。”
“斌哥,这岗位挂了半个月了,投来的简历要么经验不够,要么薪资要到天上去了。” 阿杯指着一份简历,“这个候选人条件倒是符合,就是要求必须带团队,而且要直接向 cto 汇报。”
阿斌扫了眼公司名称,突然笑了:“这不是要求,是信号。” 他点开候选人的离职证明,“上一家公司刚融资失败,他手里的项目黄了,肯定想找个能直接掌权的位置。你跟客户说,团队可以给他带,但前三个月得接受 cto 的考核,考核通过就正式放权。”
他端起冷掉的咖啡走到窗边,楼下的招聘会正热闹。穿西装的应届生们举着简历在各个展位间穿梭,脸上写满对未来的憧憬。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被某科技公司的 hR 怼得满脸通红,手里的简历散落一地。
“阿杯,把那个男生叫上来。” 阿斌对着对讲机说,“让他带份简历到我办公室。”
男生进来时还在发抖,手指绞着衬衫下摆:“我…… 我虽然没经验,但我自学过 python,还做过两个小程序……”
“知道为什么被拒吗?” 阿斌递给他一杯热水,“不是因为你没经验,是你说‘我什么都能做’。老板招人的时候,最怕听到这句话。” 他翻开男生的简历,指着项目经历那栏,“你这个校园活动策划案做得不错,逻辑清晰,执行力也写得很具体。明天去面试那家教育机构的运营岗,把这段重点说,别说自己什么都能做,说你擅长协调资源和把控进度。”
男生愣住了,眼眶慢慢红起来。阿斌忽然想起自己刚入行时,因为说错话被客户赶出门,在写字楼楼梯间蹲了半小时。
下午五点,夕阳把办公室染成暖黄色。阿斌刚把鼎盛的备选候选人资料发过去,手机又响了。是开发区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厂,老板在电话里火急火燎地说,流水线上的三十个工人突然集体罢工,明天要是开不了工,就得赔偿大客户违约金。
“张总您先别急,” 阿斌抓起车钥匙往门口跑,“我现在带二十个临时工过去顶班,保证今晚不耽误生产。您那边赶紧查下,是不是工资没按时发?”
赶到工厂时,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正堵在厂门口,领头的老工人手里举着工资条大喊:“说好的绩效奖拖了三个月,当我们好欺负啊!”
阿斌让司机把临时工领到车间,自己则拉着张总进了办公室。“其实他们不是要罢工,是想让您表个态。” 阿斌看着墙上的生产进度表,“您把这个月的绩效先结一半,剩下的写个书面承诺,我再帮您跟工会协调下,今晚肯定能复工。”
张总脸涨得通红:“我哪有那么多现金?原材料款刚付出去。”
“您库房里不是积压了一批旧型号零件吗?” 阿斌打开手机通讯录,“我认识做二手车配件的老板,今晚就能过来拉货,先变现应急。”
当第一批零件被卡车拉走时,工人们已经开始陆续走进车间。阿斌站在厂区的路灯下抽烟,看着流水线上重新亮起的灯光,忽然觉得这场景跟灵堂有点像 —— 都充满了看似无解的僵局,又都藏着破局的生机。
手机震动起来,是总监发来的消息:“吴总儿子那边有动静了,刚联系我们说要优化中层管理团队。”
阿斌吐出一口烟圈,烟雾在晚风中很快散掉。他回了个 “收到”,然后点开候选人库,开始筛选适合的管理人才。三太说的没错,恨比爱长,同情比恨软。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客户关系,其实都系在人心的钢丝绳上,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根绳上走得稳一点。
回到公司时,办公楼的灯已经暗了大半。阿斌打开电脑,把今天处理的案子一一归档。阿杯的工位上还留着没喝完的奶茶,屏幕上是那个被拒的应届生发来的感谢消息,说已经拿到运营岗的 offer。
他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忽然觉得这日复一日的琐碎里,藏着比葬礼上的阳谋更复杂的学问。毕竟算计人心容易,可要在利益和情理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的本事。
打印机又开始吞吐纸张,新一天的招聘需求已经传了过来。阿斌直起身,给自己泡了杯新的咖啡,这一次,他加了两块方糖。
凌晨三点,阿斌的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甲方总监的消息:“明天上午九点,带五个候选人来见董事长。记住,要‘不一样’的。”
他盯着 “不一样” 三个字看了半分钟,揉着太阳穴坐起身。这家做老字号糕点的企业要招市场总监,传统渠道萎缩得厉害,董事长急着转型年轻化市场。过去一周,阿斌筛了上百份简历,推荐的候选人不是履历光鲜但缺乏新意,就是想法大胆却镇不住场面。
“斌哥,传统路子走不通了。” 实习生阿杯抱着咖啡杯打哈欠,“客户要的不是五年经验、名校背景,是能让年轻人愿意为老字号买单的魔法。”
阿斌翻着候选人资料,指尖在一份简历上停住。候选人叫老周,四十岁,前两年从互联网大厂离职,在胡同里开了家手作面包坊。履历表上最显眼的是:“曾用三个月时间,让濒临倒闭的社区面包坊成为网红打卡地。”
“就他了。” 阿斌把简历拍在桌上,“但不能这么去见董事长。”
他打开空白文档,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我们要给老周立个人设 ——‘用互联网思维复活老手艺的叛逆匠人’。”
阿杯凑近屏幕:“可他开的是面包坊,跟糕点没关系啊。”
“没关系才好讲故事。” 阿斌调出老周面包坊的照片,“你看他做的法棍,故意保留手工揉面的痕迹,还在包装上印上面包师的手写寄语。这不是跟老字号糕点的匠人精神不谋而合吗?”
他开始重构老周的经历:“大厂十年,看透流量泡沫,回归胡同做面包,不是退步,是寻找商业本质。他能让年轻人为一块面包排队两小时,靠的不是打折促销,是‘每个面包都有故事’的理念。”
面试当天,老周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手里拎着个藤编篮走进会议室。篮子里不是 ppt,是他凌晨烤的肉桂卷,还冒着热气。
“董事长,我给您带了份见面礼。” 老周没递名片,直接把面包放在桌上,“这肉桂卷的配方,是我跟胡同里的老太太学的。她做了五十年糕点,说好吃的秘诀不是香料多贵,是揉面时得想着吃的人。”
董事长挑了挑眉。阿斌在旁边适时补充:“老周的面包坊没做过一次推广,全靠顾客拍视频发社交平台。有个女孩连续三个月每天来买面包,最后在评论区求婚成功,现在成了他们店的活广告。”
老周拿出手机,展示面包坊的小红书账号:“我给每个面包起了名字,‘熬夜加班包’‘失恋安慰包’,年轻人买的不是面包,是情绪价值。老字号的糕点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故事素材。”
会议室里的空气渐渐松弛下来。董事长掰了块肉桂卷,忽然问:“那你觉得我们的绿豆糕该叫什么名字?”
“叫‘外婆的冰碗’怎么样?” 老周眼睛亮起来,“夏天的时候,外婆总把绿豆糕放在冰碗里镇着,吃起来凉丝丝的。我们可以搞个活动,让顾客晒出和外婆有关的糕点故事,最动人的送一年免费糕点。”
阿斌看着董事长嘴角的笑意,知道这单成了。走出写字楼时,阿杯忍不住感慨:“这哪是面试,简直是听脱口秀。”
“以后都得这样。” 阿斌望着商场里年轻人举着奶茶拍照的场景,“客户要的不是‘有货’,是‘有想象力’。就像三太说的,得会讲故事。”
下午的客户更棘手。一家新能源车企要招公关总监,要求 “能应对突发危机,还得让年轻人觉得品牌酷”。候选人里有位前电视台记者,履历完美,但总给人一种端着的距离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