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阿乐(2/2)
手机收到小王发来的消息,附带着基层专员的考勤表,有个叫陈梅的大姐连续旷工三天,备注写着 “需陪护”。阿乐想起上周她还在群里问能不能预支工资,当时孙浩天说 “公司不是救济站”。
“乐哥,孙总让把陈梅的社保停了,说她属于自动离职。” 小王的消息紧跟着进来,后面加了个哭泣的表情,“还有,西区项目那边说,他们的安全设备还没配齐,让我们的人先顶上去。”
阿乐站在天桥上,看着桥下川流不息的车河。天岂的广告牌在远处亮起来,“专业高效,服务至上” 八个字闪着虚假的光。他想起三年前入职时,孙浩天在新人培训上说的话:“我们要做时代的弄潮儿,站在洪流的浪尖上。”
此刻他才明白,所谓的浪尖,是用无数基层专员的肩膀垫起来的。上周公司上市庆功宴上,孙浩天举着香槟宣布市值突破五十亿,台下掌声雷动,没人注意到后排站着的几个老专员,他们胸前的工牌已经磨得看不清名字。
阿乐给陈梅转了两千块钱,备注 “应急”。对方秒回了个磕头的表情,后面跟着一句:“乐哥,就回去上班,哪怕少拿点钱。”
他收起手机,看到孙浩天的朋友圈更新了动态,是和某领导的合影,配文 “携手共进,再创辉煌”。照片里孙浩天笑得满面红光,手腕上的金表比领导的还亮。
西区的项目群突然弹出消息,是工厂发来的现场视频,脚手架上没装防护网,几个穿着天岂工服的工人正在高空作业。孙浩天在群里回复:“速度加快,今晚必须完工,加班费按正常时薪算。”
阿乐点开自己的工资条,这个月扣除罚款后只剩四千块。他想起孙浩天在会议上说的 “公司上市后给核心员工配股”,而核心员工的名单里,连玄总康康总皮特总都不在列。
夜幕降临时,阿乐接到了陈梅的电话,背景音里有医院的广播声。“乐哥,孙总刚才给我打电话,说只要我明天就回去上班,就给我涨五百块工资。”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别回去。” 阿乐望着远处天岂总部的灯火,那里依旧亮如白昼,“我帮你找了家护工公司,时薪比在工厂高。”
挂了电话,他把孙浩天的号码设成了拒接。手机屏幕上弹出新闻推送,标题是 “天岂人力再签十亿元大单,业务版图扩至西南五省”。配图里的孙浩天站在签约台后,胸前的红绸花比谁的都鲜艳。
阿乐走到公交站台,晚高峰的人潮涌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他看到广告牌上孙浩天的巨幅照片,破旧的旗帜。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王发来的离职申请。附件里有段录音,是孙浩天在酒桌上说的:“那些基层专员?就是我养的鱼,肥了就捞上来,瘦了就扔回水里饿着。”
阿乐删掉了准备挽留的消息,抬头望向夜空。星星被霓虹灯遮得看不见,就像那些被时代洪流卷走的普通人,明明存在过,却没留下任何痕迹。
他打开招聘软件,搜索栏里输入 “人力资源主管”,指尖悬在屏幕上,迟迟没有落下。远处的天岂总部依旧灯火通明,像座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孤岛,而孙浩天,就是那个手握船票却不肯放下望远镜的掌舵人。
阿乐推开部门办公室的门时,一股打印纸的油墨味扑面而来。二十平米的空间里挤着八张工位,只有阿龙的桌上没堆着文件山,他正对着电脑屏幕轻笑,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乐哥早。” 阿龙抬头露出两排白牙,显示器上是新做的考勤系统界面,“刚把上周的加班报表导出来,自动核算了加班费,比以前人工统计能省三个小时。”
阿乐点点头,目光扫过其他工位。小王的电脑屏幕上叠着三个表格,黑眼圈重得像烟熏妆;老李正对着电话那头赔笑,手里攥着的客户资料边缘已经磨得起毛。三个月前部门经理突然跳槽,整个团队的工作节奏就彻底乱了套。
“阿龙,西区那批临时工的意外险还没续上。” 阿乐把文件夹放在桌上,金属夹子撞到桌面发出轻响,“客户催了三次了。”
“早弄完了。” 阿龙点开邮箱,附件里是保险公司的回执单,“我跟平安那边谈了团险折扣,比原来的报价省了 15%,还把生效时间提前了两天。”
阿乐愣住了。这事儿上周才交办,按以前的流程至少得跑三趟社保局,没想到阿龙三天就搞定了。他想起三个月前的人事变动,当时部门乱成一锅粥,经理的工作分摊到三个人头上,阿龙主动接了绩效核算这块最繁琐的活儿。
“你小子可以啊。” 阿乐拿起回执单,纸张边缘裁得整整齐齐,“怎么谈下来的?”
“就跟王经理说,咱们部门下半年要新增两百个日结工,要是这次合作愉快,以后所有项目都走他们家。” 阿龙转动着椅子滑到打印机旁,取出刚打好的文件,“顺便帮他们整理了历年赔付数据,找出三个高频出险点,给了点预防建议。”
隔壁工位的小王突然发出一声哀嚎,鼠标线缠成一团挂在桌角。“龙哥,这仓库盘点表怎么又不对啊?” 他抓着头发直跺脚,“客户说少了三箱货,可我明明核对过五遍。”
阿龙滑过去敲了敲他的屏幕:“点左上角那个宏按钮,我加了自动校验公式。” 表格瞬间跳出红色批注,清晰标出货号重复录入的地方,“以后录入的时候注意看提示框,能省一半时间。”
小王眼睛亮了,手指在键盘上按得飞快。阿乐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上周财务总监的表扬。自从阿龙接手费用审核,部门的办公经费环比下降了 23%,光是把 A4 纸改成双面打印,每个月就省出两箱纸钱。
“乐哥,下午要不要去一趟物流园?” 阿龙递过来一份行程表,“我跟那边的调度约好了,把咱们的工人排班表和他们的卸货时间同步一下,能少等两个小时。”
阿乐接过行程表,发现上面还标注着沿途三家快餐店的优惠券信息。三个月来,阿龙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今天优化考勤系统,明天谈判供应商,后天又在跨部门会议上提出新的协作流程。最奇怪的是,明明部门的项目量增加了 40%,大家却都说活儿变轻松了。
电梯里遇到市场部的张姐,她抱着一摞宣传册,看到阿龙就笑了:“小龙,上次你说的那个共享打印机方案太管用了,我们部门的打印费这个月少了一半。”
“应该的张姐。” 阿龙帮她按了楼层键,“回头我把耗材比价表发你,三家供应商的报价都标好了。”
阿乐看着他们熟稔地聊着工作,突然明白为什么其他部门都愿意配合阿龙。上周行政部要抽查工位卫生,阿龙提前做了值日表,还在茶水间贴了垃圾分类指南,最后整个楼层就他们部门没被扣分。
物流园的仓库里,叉车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颤。阿龙蹲在地上,用粉笔画出三个区域:“这边放急单,中间是常规件,那边堆退货。这样工人不用来回跑,至少能省出一个小时休息时间。”
仓库主管蹲在他旁边点头:“还是你们阿龙脑子活,上次那个扫码入库的法子,让我们少雇了两个点数的。”
阿乐靠在集装箱上抽烟,看着阿龙拿着卷尺丈量通道宽度,额头上渗着汗珠却笑得开心。三个月前这小子还在抱怨报表太多,现在却能对着一堆数据说出个一二三。
回程的路上,阿龙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突然笑出声:“乐哥,你说巧不巧?要不是王经理走了,我哪有机会接触这些活儿。”
“你这是抓住机会了。” 阿乐转动着方向盘,后视镜里的物流园越来越小。
“我发现啊,机会真就藏在人事变动里。” 阿龙掰着手指头数,“原来谁会让我碰绩效系统?要不是没人管,我哪能琢磨出自动核算的法子。”
车停在红灯前,阿龙掏出手机翻出聊天记录:“你看,采购部刚说,咱们定制的工服能再降五块钱每件。我把这半年的用量趋势图发过去了,他们说能跟厂家谈批量折扣。”
阿乐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点,突然想起上周孙浩天在高管会上表扬的 “成本控制标兵”。当时他还纳闷,怎么会是名不见经传的阿龙。
“其实我就是觉得,大家天天加班太辛苦了。” 阿龙收起手机,语气里带着点不好意思,“能省点时间就省点,能省点钱就省点,没想到……”
“没想到没人考核你了?” 阿乐笑着接话。
阿龙嘿嘿笑起来:“还真是。以前天天被盯着做报表,现在我弄个自动生成系统,反倒没人管我干了多少活。你说有意思不?”
绿灯亮起,车汇入晚高峰的车流。阿乐看着后视镜里不断缩小的公司大楼,突然明白阿龙说的 “权利来自于参与” 是什么意思。当所有人都困在旧流程里抱怨时,那个默默钻进系统后台改代码的小子,早就摸到了新的门道。
“对了乐哥,下周我想跟 IT 部对接一下,把咱们的排班系统和客户的订单系统连起来。” 阿龙的声音里带着兴奋,“这样就能自动匹配人手,不用再半夜叫人临时加班了。”
阿乐点点头,心里突然轻松了不少。也许在孙浩天们忙着计算市值的时候,总有人在角落里悄悄搭起新的架子。就像此刻车窗外的霓虹,再亮的招牌也挡不住窗缝里漏出的寻常灯火。
他想起阿龙刚才说的 “不为自己”,突然觉得这话里藏着某种朴素的智慧。当所有人都在向上看的时候,那个低头帮同事整理桌角电线的人,反倒走出了另一条路。
车快到公司时,阿龙的手机响了,是财务部打来的。他接起电话,语气轻快地说:“高姐放心,那个报销流程我改好了,重复填写的字段都合并了,你们审核能省一半时间…… 嗯,明天我过去教大家操作。”
挂了电话,他冲阿乐眨眨眼:“你看,这就是参与的好处。”
阿乐望着前方亮起的车灯,突然觉得部门办公室里的油墨味好像没那么难闻了。也许时代的洪流里,除了被卷走的人,总还有些踩着水往岸边走的人。